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模拟仿真电脑测评视频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模拟仿真电脑测评***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不进行核试爆,只靠电脑数据模拟,可以制造出核武器吗?
没有实践光有理论是不行的,那只能算是空话和废话!核弹爆炸后才能发现杀伤力,就算是成功制作完成了,只放在那也就是块废铁。千万别说有人长着嘴、而且不是哑巴,就代表问题的探讨、关系的增进、公关的成功、商贸的洽谈就一定能成功!
虽然最原始的******用核裂变元素,只要超过临界体积就可以完成链式反应。但是因为真正可以使用的核武器,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核武器威力巨大,必须极端可靠,只有扔到敌人的头上,解除保险才会爆炸,在自己家里无论如何都不允许爆炸。
现代核武器的安全系数极高,从飞机上掉到地上也不会爆炸,用火烧、***炸都不能起爆。在有核国家中,只有5个常任理事国具有核武器的可靠投送能力。而这种投送能力体现在储存安全、事故安全、以及正常起爆等各个方面。
1968年美国一架载有4颗氢弹的轰炸机在丹麦坠毁,氢弹掉到地上,只是引起了弹体破裂造成了核污染。
中国1964年试爆了第1颗***,1967年第1颗实用的氢弹用强5空投成功。到1996年7月29日,中国进行最后1次地下核试验,随后中国***宣布暂停核试验。
我国一共进行了45次核试验,远少于美国的1054次和前苏联的715次。
1996年之后,我国没有进行过地下核试验。这说明中国已经有能力在计算机上模拟核试验并且进行改良设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实物试验。
从物理学的角度,核爆炸的过程是一个流体力学的过程。流体力学是一个半经验和半理论的科学,即使用计算机模拟也要结合实物模型,所以仍然需要进行实际测试。
但是,这种实际测试往往是用低当量装药,或者是常规***来模拟核爆炸的过程,来检验核武器的设计以及安全可靠性。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论是用于核爆模拟还是其他领域的设计、分析,电脑的角色都是***工具,电脑模拟或者计算分析所需的核心算法、基础模型以及边界条件设定等,都需要由人制定。其中,对于类似核爆炸这种特定场景下的模拟,虽然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但是所有的计算模型都需要有试验进行验证才能够确保准确性。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如果没有核爆试验相关数据支撑,无法单纯依靠电脑模拟设计、制造核武器。核爆试验恐怖景象
人类第一颗实战核武器是1945年8月6日在日本广岛上空爆炸,直接导致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无条件投降;而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比第一颗实战型***玩了半年。由于核反应、核爆炸及核武器设计的复杂性,早期的电子计算根本无法进行核爆模拟,只能提供相关计算***,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核试验是各大国研发核武器进程中的必要条件,直到1998年印度、巴基斯坦先后掌握核武器技术时,核试验仍是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全球范围内核试验次数分布全球首台计算机“埃尼亚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愈加广泛,***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核爆模拟进行核武器研发的方式逐渐成为主流,1996年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5票弃权的压倒多数票通过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至此,大规模的核试验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当然,并不是所有国家都认可《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印度、巴基斯坦两国就是在没有签署该条约的情况下于1998年分别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正式迈入了拥核国家之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1996年正式签署发布
包括美、俄等核大国在内的拥核国家之所以同意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前提就是这些大国都已经掌握了计算机模拟核爆的相关技术。电脑模拟核爆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性能足够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二是要有充足的核试验数据库。在《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订之前,美、俄等核大国进行了数以千计的各种类型的核试验,积累了大量核爆数据,可以基于这些核爆数据库开发出所需的计算模型;另一方面,性能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技术也掌握在各大国手中,其实,在超级计算机出现的前期,有相当大一部分计算任务都是用于核武器开发这样的军用用途。美国拥有模拟核爆的超级计算机
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虽然《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已经生效20余年,但是仍有部分国家没有签署,其核心因素就是有些国家没有放弃发展核武器的目标,而核试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从这一点也可以表明,对于一个没有充足核爆数据库的国家而言,不进行核试验而单纯靠电脑模拟核爆无法拥有核武器。核试验留下的巨大弹坑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图片源自网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模拟仿真电脑测评***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模拟仿真电脑测评***教学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