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m1k电脑棒测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m1k电脑棒测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中各交战国半自动步枪的性能如何?怎样排名?
二战中相对比较主流的半自动大致如下
美系:M1加兰德,M1卡宾,M1941约翰逊
德系:Gew41、Gew43、VG1-5
苏系:SVT38、SVT40
其他:ZH29、wz. 1938M、阿玛格拉39
从后到前去盘,阿玛格拉39意大利的半自动,枪管短后坐原理。但是产量就几百支,而且弹种是新的7.35x51mm,然而意呆利压根没做好战斗准备,新***供给不足,这把枪压根没怎么在战场验证,所以不知好坏。但从枪管后座这种对精度不友好的设计来看,加上意呆利军工的渣手艺,我觉得这玩意绝对不会优秀
wz.1938是波兰的半自动,长活塞导气式原理,枪机偏移闭锁,这个搭配看起来还行,但是波兰产量也非常小,缺乏实战数据支撑,但德国占领波兰后并没有重新开启这批***的生产线,猜测这玩意不咋地
一战时,蒙德拉贡、***1907型、毛瑟M-1916等半自动***,登上了战争的舞台,但仅限于少量参战国军队少量试装而已,并未大规模地投入实战,基本上都是栓动***的天下,因此,一战中出现的少量半自动***可忽略不计。
二战时,出现了日军试装的佩德森,研发成功但未装备的四式;意大利军队测试的MX和装备的M-1935;德国军装备的G-41和G-43;美军装备的M-1加兰德和M-1941约翰逊;苏军装备的SVT38和SVT40等半自动***。
以上半自动***,品种不可谓不多,但真正装备数量较大,在军中有较强影响力,对后世军迷影响较大的,也就德军的G-43、苏军的SVT40和美军的M-1加兰德这三把二战最为有名的半自动***。
由于G-41貌似10发弹匣供弹,其实,供弹却非常麻烦,那只弹匣是固定的,需要将***从上机匣顶部压入弹匣,导致前线的德军甚至都不愿使用G-41半自动***。
在缴获了苏军10发弹匣供弹的SVT40半自动***以后,德国军工才解决了10发供弹具的问题,改进下装10发弹匣的G-41被命名为G-43,得以大量装备德军,由于有效射程高达800米,射击精度又较高,装上4倍观瞄镜时,德军是将其当***使用的。
G-43半自动***,火力比不上MP-40冲锋枪,射程和精度又比不上毛瑟98K栓动***,因此G-43在德军中未得到重用,特别是当德军开始装备30发弹匣供弹的Stg44突击***时,已经是帝国落日了,因而G-43装备德军的数量并不多,一般也就配士官使用,普遍士兵仍然使用毛瑟98K栓动***。
SVT40中SVT的意思是托卡洛夫自动装填***,是SVT38半自动***的改进版,主要针对故障率和生产成本做了改善,使用和莫辛·纳甘***一样的7.62x54毫米全威力***弹。
中巴合作的“枭龙”战机的今生前世是怎样的,它目前发展的怎么样了,性能如何?
“枭龙”的原型,是米格21,又或者是之后的升级版本歼7。虽然说,在那个时候,歼7还算是第三世界里面挺受欢迎的战斗机种,但是随着时代变迁,二代机始终会落后,所以,就算只是用于外销,3代机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早的使用者,巴基斯坦,给与了成飞一系列的改进建议,那就是歼7-CP,然后和客户联合开发的型号,佩刀-2***,并且随着时代的变迁继续改进,然后,随着中苏反目,佩刀-2***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这个型号,就叫做超-7,当然,很可惜,没有走到最后。
最后,1999年,“枭龙”才算是正式立项开工。2003年,“枭龙”思想了首飞,在这个时间段和巴基斯坦军方的合作,让对方充分了解了国内的航行电子设备制造商,以及对航行电子设备整合的成就,让巴基斯坦很开心的签订了合同。
直到最后,以JF-17的名字,成为了巴基斯坦的新一代战斗机。
双座型号的“枭龙”,JF-17B不止是教练机,战斗力和它的单座版本实际上也差不多,能够发射的东西也一模一样,而最大***甚至提升了900公斤,做到了不止教练机,还能在战斗力上比拟原版的型号。
“枭龙”在1999年开始立案,以及非制导武器的试验,2003年8月首飞成功,2006年开始小批量生产,2007年宣布服役。2009年,开始移交生产能力到巴基斯坦。
答:“枭龙”战机是中巴军事合作项目的重大成果之一,巴基斯坦编号为JF-17,属于一款联合研制的多用途轻型战斗机,巴基斯坦方面负责出资、中方根据巴方的需求而负责设计、制造和试飞测试等项目。目前“枭龙”已发展到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BLOCK2型和双座教练型,今年正在研制装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多目标交战能力的BLOCK3型。
具备空中受油能力的BLOCK2型“枭龙”战斗机
说到“枭龙的”前身,就是大名鼎鼎的80年代后期的SUPER-7(超七)项目演变而来,该项目就是在歼7M的终极版本,曾邀请美方参与设计与指导,不过1989年后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美方退出“超七”合作项目。不过,苏联解体之后,巴基斯坦并没有死心放弃“超七”项目,后面由俄罗斯米格公司参与到了“超七”项目,“超七”项目更名为FC-1,也就是今天的“枭龙”,在原有“超七”项目机体设计的基础上,发动机***用俄制RD93中推涡扇发动机(也就是米格29上的RD33发动机的单发改良版本)。
“枭龙”战斗机后尾部的俄制RD93发动机特写
功夫不怕有心人,终于在2003年3月份成功造出了货价真实的“枭龙”01号机,并在同年的8月25日在成都首飞成功。半年后的4月9日,“枭龙”03号机首飞成功。2006年4月28日,加载了武器挂架、航空电子系统的“全状态”04号机首飞成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m1k电脑棒测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m1k电脑棒测评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