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博罗联想电脑维修售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博罗联想电脑维修售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清代的天地会是如何产生的?
天地会的内部材料《会簿》上详细记述了它的起源传说。
这个传说被称为“西鲁故事”,其中的一些人物、地名无从考证,甚至“查无此人/地”。故事如下:
明末李自成攻克北京,推翻明朝时,崇祯皇帝的李神妃(史书上查无此人),逃到少林寺,寺中师尊是万提起,法号曰云龙。
李神妃在少林寺生下了崇祯帝的遗腹子朱洪英,被万云龙收养。
至康熙年间,有一个名为“西鲁”的国家(不知道是哪里)侵犯边境,清朝廷不能抵御。于是康熙张榜征集天下英雄豪杰,许诺:“谁人征得西鲁番者,封得万代公侯。”
少林寺内僧人闻讯,受了帅印,前往征讨西鲁。
他们没用朝廷一兵一卒,只寺内128名僧人与西鲁交战,一举将西鲁打败,得胜回朝。
康熙打算封赏少林僧人,但是被寺僧谢绝了,僧人们像从前一样回寺清修。
但没想到,出现了一个奸臣污蔑少林,兴兵讨伐,将少林寺焚毁。
少林寺只有18名僧人逃脱,亡命天涯。
- 这个问题的关键词有两个:
一,天地会 二,哥老会
一句话慨恬:
红花绿叶白莲藕,三教九流本一家。
红即洪门,绿为青帮(包括哥老会),白莲藕就是白莲教。
換言之,晩清名目众多的帮会组织,都缘自嘉庆年间的白莲教活动。而洪门和青红帮 〈哥老会)都是根上的枝蔓。
第一个问题一一天地会的产生
从根本上来说,天地会就是洪门。
我们按照惯例,仍然称天地会为洪门。
它的起源有三种说法:
一,朱元璋年号为“洪武”,故用洪字起名。这个说法太牵强,因为当白莲教处于萌芽状态时,朱明王朝立即取缔。当时也不可能提出“反清复明”的口号。应该理解为泛泛而谈的“汉留”观念,就是汉族兄弟团结的意思。
关于天地会的源头,其实有很多的说法。今天就介绍其中一个吧。天地会的前身就是洪门,我们就从洪门说起。
一、洪门的传说
相传,洪门的始祖是殷洪盛。殷洪盛又名殷洪英,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人。明祟祯四年(1631年)考中进士,祟祯七年(1634年)受聘于直隶大同镇守姜镶幕中,参赞军机。他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好义,许多豪侠之士从各地慕名而来,投到他门下。明亡之后,殷洪英一直从事反清复明活动。顺治二年(1645年),殷洪英去世。此后,洪英门徒蔡德英等五人来到杭州投奔潞王朱翊镠,不料朱翊镠降清,他们又投奔了台湾的郑成功。顺治十八年(1661年),郑成功为了团结将士反清复明,开立“金台山明远堂”,这便成为郑成功创立洪门组织的起点。
为了发展大陆上的反清组织,郑成功派蔡德英、方大成、胡德帝、马超兴、李式开五人到福建蒲田县九连山少林寺拜主持智通长老为师,于是五人受戒为僧,继续进行反清复明活动。此五人都是洪门始祖洪英的徒弟,后来便称为洪门前五祖。
雍正十三年, 雍正皇帝下令将少林寺门头二十五房悉数烧毁,下令将僧人全部迁往到山东、山西、河南等地务农,这也是火烧少林寺的原型,蔡德英等人逃出少林寺后,得到了惠州宝珠寺和尚吴天成、洪太岁、姚必达、李式地、林永超五人援救,吴天成等五人为洪门后五祖。
乾隆时期,苏洪光主持洪门,他将组织名改为天地会,又名三合会、三点会,以天为父,以地为母,以日月为姐妹,取天时、地利、人合,将三者之义合为一体。
这就是天地会产生的传说之一,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
二、与哥老会的关系
哥老会的起源现在也是说不清,大多数认为哥老会是由一个四川的团体组织——啯噜,演变而来。
从现有文献和档案资料上看,啯噜出现的时间大约在乾隆初年或更早一些,其活动范围最初主要在四川重庆一带,其成员大多是穷苦的青少年。后来,由于湖广、江西、陕西、广东等省流民大量涌入四川,这些流民中出现了一种武装集团,同四川本地资质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啯噜”这种秘密帮会,啯噜成员被称为啯噜子。